学生创业

学生创业

学生创业

首页 » 学生创业 » 正文

蘑菇王子——黄超的农村创业之路

发布时间:2012-04-26浏览量:

蘑菇王子——黄超的农村创业之路

黄超,2008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农学专业,2007年开始以承包学校周边农村温室大棚为契机从事食用菌生产,开始走向自主创业之路。2009年3月成立太谷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任合作社执行理事。山西省大学生创业典型,2009年5月,荣获山西省第十届“山西青年五四奖章”称号,山西卫视新闻午报特别报道“蘑菇王子黄超”的创业事迹。

在校期间,这位大学生就能积极参加学校、省里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为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贫穷的家庭背景下激发了这位大学生不灭的斗志和坚强的毅力,打工赚学费是“必修课”,四处寻找赚钱的机会是常事。2007年在学校的支持下他开始创业,承包温室大棚种植食用菌。

2008年,黄超开始找房子,为了节省钱,他找了废弃的苹果窖,东拼西凑3000元开始做平菇试验。同年9月,他开始寻找合作伙伴,集资投入3万元正式生产平菇,但由于试验和生产脱节,技术和管理跟不上,生产失败。

2009年3月黄超和同学再一次集资10万元成立太谷县绿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建立第二个温室大棚,租赁厂房,投料50吨,转亏为盈,实现了平菇的周年生产,四季有菇。2010年8月扩大生产规模,逐步满足太谷市场。建立自己的生产标准系统和管理制度,应用到其他县市扩大生产规模。

经验总结:

穷则思变,面对挫折不服输。大学四年对于黄超来说是不平凡的四年,同时也是艰辛的四年,人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时候母亲也告诉他:男儿不吃十年闲饭。所以大一寒假的时候就没回家过春节,而是四处打工赚钱。扫过篮球场,洗过马桶,擦过皮鞋,在歌厅,桑拿,宾馆干过,卖过自行车,贩过收音机,耳机一类的东西。

学以致用,不断寻找创业路。虽然靠打零工,卖自行车挣了些钱,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路。这位大学生便开始密切关注国家政策,设计了调查问卷做调查,开始以太谷县为着手处做农村沼气调研,当时正逢沼气池刚刚开始推广,政策也很好,觉得这个项目可以做一做。然后开始在图书馆、网上找资料,学习理论,到村里面给人做小工学习实践,这样学起来很快,2007年1月他顺利通过了国家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鉴定并取得相关证书。2007年7月到8月,他和另外两个同学在学校周边的申奉村和桃园堡村参加农村沼气建设,这两个村的沼气池都是由他们负责建设完成的,效果都很好,为此,太谷电视台专门做了“看学子朝气,助农村沼气”的报道,申奉村也给他们送来了“学有所用,心系农村”的锦旗。

立足农村,发展食用菌种植。对于食用菌,一个10来万人口的集贸城市一天销费1吨的鲜菇没有什么问题,日产鲜菇1吨的设施栽培企业,刚好供应一个中小城市市场的需求。目前,我国食用菌设施栽培企业并不多,而全国不知有多少个10来万人口的集贸城市市场可开发,发展潜力具大。

创业点评:

不管是在上大学期间,还是毕业后的创业阶段,他一直没有放松学习。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荣获“优秀学生”的称号。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同时,缘于对农村农业的热爱,他一边上学,一边用自己所学的农业知识参加农村社会实践。2006年在山西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学生进万村科技信息化工程中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志愿者”。2006年11月在山西省第二届“兴晋挑战杯”语文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铜奖,2007年5月山西农业大学第二届“兴农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三等奖,2007年11月获山西农业大学第三届“兴农挑战杯”青年师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奖。

大学三年级开始创业,在山西农业大学周边村承包农村沼气工程,修建农村户用型沼气池80多座,由于其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赢得村民的好评,太谷电视台作了“看学子朝气,助农村沼气”的报道,太谷县申奉村专门赠送了“学有所用,心系农村’的锦旗。2007年10月开始在太谷县建温室大棚种平菇,山西农大报多次报道黄超的创业事迹,山西青年报头版报道,山西农民报,山西日报,

三晋都市报,山西经济广播,山西卫视等媒体都有报道。

黄超认为做农民就很好,做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更好,他从来不认为读了大学就是天之骄子,把自己定位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农民,在他眼里,农村天地比城市更广阔,更适合创业,他相信劳动能创造财富,只要有技术,有才华就一定能闯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