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务指南

团务指南

团委发文

首页 » 团务指南 » 团委发文 » 正文

农大团字 [2016] 01号 共青团山西农业大学委员会2016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6-03-24浏览量:

共青团山西农业大学委员会文件

农大团字 [2016] 01号

                                                          

共青团山西农业大学委员会2016年工作要点

2016年我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要求,依据团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以及团省委的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坚持立德树人,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程为统揽,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素质拓展和组织建设为支撑,去“四化”、强“三性”,全面履行组织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职能,不断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着力提升我校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一、实施向上成长计划,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水平

1、继续深化“我的中国梦”、“四进四信”主题教育活动

以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要纪念日为契机,紧扣“十三五”开局和“四个全面”的时代主题,通过升旗仪式、宣讲、诗文品读、红歌合唱等活动,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将青春梦和中国梦相联系,自觉树立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青年学生筑牢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带领青年大学生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两学一做”活动,用系列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团学工作。要求每个基层团支部每月定期开展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团日活动。鼓励和支持我校理论学习类学生社团的发展和相关活动,以点带面,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学习热潮。

2、持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以主题团日、论辩、红色教育等活动载体,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工作常态化,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认同和自觉践行,引导青年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树立正面、向上的理想信念。同时广泛在校园中寻找、选树一批可亲、可信、可学的典型,引导青年学生“比着学”。

3、扎实推进校、院两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进一步完善校级青马培养的课程设置、内部管理和跟踪培养,探索建立青马学员培养导师制,全年培养120人。继续督促各学院开展院级青马培养,人数不少于学院人数的10%,时间不少于10学时,加强对院级青马培训的监督和管理,使两级青马工程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阵地。

二、实施全面成才计划,通过搭建文艺、体育、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广阔平台,实现学生素质拓展,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4、组织开展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和第四届社团广场文化节

以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校园文化层次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青年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活动精品,创建一批活动品牌,为青年学生展示自我、发挥特长、全面发展搭建平台;鼓励、支持、规范、引导各类学生社团发展,办好第四届社团广场文化节,有效凝聚理论类、兴趣类、公益类、互助类学生社团的校园正能量。通过这些平台,挖掘我校在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培养推荐参加省级以上相关比赛。

5、以科研项目、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教育以及创业实践为主线,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做好2016年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立项、评审、管理、结题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激发广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青年学生的创新水平。

继续加强创业教育,营造创业氛围。把创业作为切入口,以营造创业文化、提升创业能力、加强创业培训、深化创业实践、搭建创业平台、完善创业政策为重点,构建比较完善的服务青年学生创业的工作体系。举办创业讲座及论坛不少于50场;对有创业意愿的在校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培训,力争达到全覆盖;加强创业实践,力争2016年再培育创业团队40支。

6、继续打造“青年人文素质大讲堂”品牌活动

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社会名人、青年典型、杰出校友与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探索具有正能量、契合学生心理需求的讲座内容,联系更多内涵丰富、知识全面的社会名人,为全校师生带来时代性强、内容丰富的讲座30场,通过提升讲座质量扭转“讲座冷场”、“学生座场”的不利局面。

7、继续推行“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依托各基层团支部、体育社团以及学生寝室广泛开展体育锻炼活动,重视活动的多样性,鼓励和支持学生以时尚、有趣的方式开展活动;重视活动的长期坚持性,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重视活动的群众性,通过举办羽毛球赛、毽球赛、趣味运动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百炼之星、体育优秀社团等优秀典型个人和集体的选树活动,号召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户外体育活动。

三、实施向善互助计划,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树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高尚情操

8、认真组织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的要求,完善“三下乡”社会实践顶层设计,做好社会需求调研和对接,着眼活动长效性和实效性,设计社会欢迎、认可的活动专门项目。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指导方针,扎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服务社会、接受锻炼、提高认识、提升能力。

9、以“学雷锋日”为重要契机,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

以我国第53个“学雷锋日”为重要契机,号召各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青年学生从日常做起,从身边做起,践行雷锋精神,推进我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系统化、品牌化;将一些长期坚持的志愿服务品牌活动继续做大做强,增强活动的实效性、提高活动的影响力;面向应届毕业生积极宣传西部计划志愿服务项目,做好动员、选拔、对接工作,加强与志愿者的后期联系和服务。

10、为学生“办实事”,推进我校和谐发展

坚持在学生中开展思想动态调研活动,在调研的基础上,搜集学生在学校建设、学生活动以及学校发展等方面的诉求,做好与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群策群力、聚心尽力,帮助学生解决5个实际问题。

四、实施平台提升计划,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打造共青团工作新阵地

11、继续加强微信、微博、微邦等新媒体平台建设

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微邦等新媒体平台,设计更多有影响力的线上活动,使线上、线下形成互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打造网络思政教育新阵地。大力建设一支数量足、能发声、善发声、常发声的网络信息员队伍,定期开展新媒体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团干部运用新媒体开展共青团工作的能力。

  • 附件【twwj201601.doc】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