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我校千余名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上好“行走的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5-09-16浏览量:

2025年,山西农业大学组织千余名师生奔赴三晋大地,开展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实践的青年学生通过走访调研、志愿服务、红色教育等形式,深入乡村一线,在三晋大地的田间地头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上好这堂“行走的思政课”.

在走访调研中接受国情教育

“千名研究生 万名大学生 进千村入万户”大调研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实践中,队员们走出校园、放下书本,深入乡村田野,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让国情教育真正从“入耳入眼”转化为“入脑入心”。



在大同,草业学院实践队的队员们踏入坊城新村,捧着昔日土窑洞的照片,与眼前整齐的新居形成强烈对比,实践队员们切身体会到了山乡巨变,深刻感受到科技赋能农业带来的“稳得住、能致富”发展成果,领悟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时代命题。林学院实践队员们赴长治市振兴小镇开展绿色文化资源系统调研,学习当地绿色发展路径与方式,激发了大家发挥专业所长,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热情和信心。在太谷,公共管理学院的实践队员们走访小白乡白燕村等多地,深入调查民情社意,剖析农产品产业发展现状,探索乡村振兴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新路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队员们实地走访了鑫炳记非遗文化园、广誉远医药博物馆等场所,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与传承人的坚守精神,进一步激发了实践队员们保护和弘扬非遗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资源环境学院实践队深入夏县格瑞特庄园和瓜果科技小院,积极探讨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感受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

每一次入户访谈、每一份调研数据、每一次田间观察,都让国情从课本上的抽象概念,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场景与发展现实,让青年学子在与大地的对话中,筑牢了知国情、明使命的思想根基。

在服务振兴中提升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的提升从来不是孤立的闭门修炼,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的螺旋式上升。活动中,实践队员参与农技培训、破解产业难题,在农业生产一线体验春耕秋收的艰辛、在助农直播过程中收获学有所用的快乐。



农学院赴定襄县社会实践队来到横山村,将课堂设在田间地头,为当地农户传授科学种植技法,增强当地主栽作物抗逆性能,为当地农业发展精准献策。动物医学学院40多名师生,在临汾市汾西县僧念镇段村,通过废旧窑洞改造生态养羊模式,推广实施品种改良,实现段村肉羊产业的提档升级,为当地养殖业注入了先进的科技理念与解决方案。园艺学院实践队员,深入大同黄花产业一线,分析黄花产业发展瓶颈,依托院企合作优势,将实验室搬到实际生产中,用专业知识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践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在南关小学开展人工智能启蒙教育活动,将复杂的人工智能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生活实例和生动演示,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小学生心中。在太原现代化牧场,动物科学学院的同学们考察健康养殖布局,体会科技对提效减负、人性化养殖的作用。农业工程学院的同学们则在奶牛科技小院,聚焦中小规模养殖场发展痛点,构思出“‘智牧’小型模块化精准饲喂机器人”,探索降低自动化升级门槛的方法。实践队员们真切感受到科技赋能农业的迫切需求,进一步坚定了用专业所长服务“三农”、以创新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在吕梁,植物保护学院的同学们深入离石区信义镇的多个村庄,聚焦外来入侵物种普查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支持。农业经济管理学院实践队在沁源县与当地村委、企业密切合作,开展直播助农专项活动,并面向农户开展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多渠道拓展农产品销售路径,实现专业知识与乡村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在万荣县,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践队的同学们,围绕食品安全开展科普讲座、普法宣传与关爱服务,将专业的食品科学知识转化为守护群众健康的实际行动,实践队员们在服务中深化了对“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理解,强化了用专业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践行社会责任的使命感。

同学们“在服务中成长、在实践中担当”,让专业技能有了精准的发力点,既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专业力量,也让大家在解决真问题、获得真反馈中,实现了能力与价值的双重提升,形成服务与成长的良性循环。

在红色热土上厚植家国情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各学院充分挖掘省内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带领实践队员们奔赴红色之旅,重温革命历史,感悟抗战精神,从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城乡建设学院带领实践队员们前往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参观馆内丰富翔实的珍贵文物与历史照片,全面了解八路军将士浴血奋战的战斗过程,强化了同学们对伟大抗战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动物医学学院和基础部的同学们来到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重温八路军总部在麻田运筹帷幄、指挥华北抗战的峥嵘历程,深刻体会到了和平岁月来之不易。软件学院的同学们前往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触摸日军侵华“以人换煤”暴行的冰冷证据,那段“满山不见人,满山皆是人”的屈辱岁月唤起大家的深刻共鸣。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们走进陵川县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晋冀鲁豫军工十厂旧址及八路军第二纵队纪念馆,深入了解陵川县在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感受老一辈革命者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无畏的牺牲精神,在鲜活的红色记忆中筑牢家国情怀。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走进稷麓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的地道,追寻革命足迹,感受当年抗日军民顽强斗争的峥嵘历程。植物保护学院深入吕梁离石区、汾阳市等革命老区,走访革命遗址、访谈老党员、梳理当地红色资源的保护现状,并结合实地调研撰写红色故事宣讲稿,通过实际行动传承革命精神。

据了解,山西农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校团委的品牌活动。2025年,全校共组建51支实践团队,1000余名师生深入全省23个县(市、区)及2个省外地区,脚步遍布全省15个科技小院、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产业研究院、9个特色小镇、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围绕双千双万大调研、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实践活动、“守护黄河青春行”主题活动、推普活动、普法宣传活动、科技支农活动等领域开展专项服务。同时,近两万名学生响应号召,就近开展分散式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打破”了教室的围墙,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红色场馆、企业车间,让枯燥的理论变为生动的体验,引导青年以脚步为笔、以实践为纸,在行走中上好思政课,坚定投身乡村振兴和国家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