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11月11日,我校在太谷校区行远堂举办太谷秧歌进校园专场活动。校党委副书记李卫祥、学生工作部部长原广华、财务资产部副部长兼机关工会主席李伟前、校团委副书记程煜出席本次活动。

太谷秧歌源于农业劳动,集唱、念、做、打、快板、舞蹈等多元元素于一体,以民间生活为题材,是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被誉为“生长在土地上的歌”。历经数百年传承,如今已发展成为兼具艺术价值与生活温度的地方戏曲瑰宝。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孙贵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白美云,晋中市级非遗传承人、第十四届杏花奖得主王二青,著名丑角演员白够明以及其他来自美韵太谷秧歌剧团的优秀表演艺术者,为全校师生表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太谷秧歌。
演出分为两场进行。上午十点,剧组演员们为大家带来四部经典作品:《卖高底》以幽默诙谐的表演展现街头买卖鞋底的日常场景,通过小人物的琐事折射生活百态,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劝戒烟》以情动人,讲述家庭中劝诫吸烟的揪心故事,在非遗艺术中融入健康警示,发人深省;《送樱桃》则以一篮樱桃为线索,演绎青年男女间纯真细腻的情感,唱腔婉转,情意绵长;压台登场的《接亲家》将整场氛围推向高潮,通过幽默的表演展现民间婚俗中的温情与趣味。

下午四点,演员们又为大家带来了移植改编剧《卖苗郎》,作为深受南北多剧种青睐的经典剧目,此次由太谷秧歌创新演绎,融入地方特色与时代气息,该剧以“宁不慈不能不孝”为核心主题,通过细腻的唱腔、真挚的表演,深情讲述一段关于亲情、孝道与人性抉择的动人故事。

此次活动让非遗文化近距离走近师生,拓宽了太谷秧歌的受众群,也让文化传承的种子播撒在青年学子心中。未来,校团委将持续搭建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沟通的桥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