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叶含,2024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同年七月,通过学校西部计划志愿者遴选,从太行山上的山西长治跨越三千余公里,奔赴天山脚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六运湖农场。

来兵团之前,对这里的了解更多是一种想象,有作为“兵”的神秘,又有屯垦戍边的传奇,但真正地踏上兵团这片土地,抚摸这里的一草一木,聊着职工群众的家常故事,才发现之前的想象太过草率,我一下子爱上了这个地方,期待在这里留下青春最美的身影。
因为大学四年一直从事融媒体运营方面的工作,我被分到六运湖农场文体广电旅游中心,肩负着新闻采编与文化传播的双重使命。但和学校宣传工作的职责不同,初到农场的我在工作中仍然觉得有点吃力。为了做好这份工作,我深入群众身边和他们打成一片,不断收集素材、打磨文字,在工作中也逐渐得心应手。这半年,我的足迹遍布农场的各个角落。从“双30”优质皮棉的机械化采收,到连队高标准农田建设;从“最美退役军人”获得者的创业故事,到三代兵团人的扎根坚守……我的镜头与笔尖始终追随着兵团发展的脉搏。
收获的日子里,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的老同志带着我沿着小路一路报道棉花的丰收,用在学校所学的农业知识同连队职工聊着棉花的生长,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正融入了农场。看着老前辈谈起丰收时的表情,是喜悦、也是自豪。他代表着农场的军垦二代,一头连着状如天山的、开垦奠基的军垦一代,一头奔向状如广阔田野的、开拓进取的军垦三代,代表的是传承和不懈地接力。他把大半生奉献给了农场的农业事业。

今年,我有幸在“志愿者带你看春耕”栏目中作为“演员”出镜,展示兵团北斗卫星导航无人播种技术,播种机驾驶员跟我讲述北斗导航如何从厘米级提升到毫米级,一台播种机是怎么做到一模六行,这些曾经只在教科书上见过的数字,在土地间成为具象。现代农业的脉搏,正在新疆这片土地上有力跳动。在“美丽家乡 六运湖味道”栏目中,我向大家推介新疆特色干煸炒面、滚辣皮子凉面等美食。我用实际行动宣传六运湖农场、宣传大美新疆。新疆的壮美不仅在于瓜果飘香、大美河山,更在于这片土地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发展的真谛,这些定格的瞬间,将在我人生胶片上永不褪色。

我时刻不忘文体广电旅游中心宣传工作使命,积极在兵团、五家渠各类媒体上投稿100余篇。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农场的各类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策划、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并在节庆活动中担任主持人,还登上舞台作为演员参与文艺汇演,看到职工群众看得尽兴,能为他们带来欢乐,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作为新时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我既是边疆建设的参与者,更是兵团精神的传承者。在见证科技促进农业增收时,我更加清楚了知识对于边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在连队看到职工群众丰收的喜悦时,我读懂了“扎根新疆,屯垦戍边”的份量。未来岁月里,我愿继续以镜头为笔,书写新时代的军垦华章,以赤子之心,搭建文化润疆的桥梁。
